實時更新飛瑞敖最新動態,了解飛瑞敖
當前,人工智能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場景,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明確強調“推動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政課教學中應用”,為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應用人工智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因此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我國高校思政教育已是必然趨勢。但技術革新總是具有兩面性,它在推動高校思政教育發展的同時也會帶來相應的挑戰,把握內在風險并提出優化路徑,才能夠有效地將技術優勢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優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精準性、實效性。
高校思政教育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主要集中于教育空間的拓展、教育內容的豐富、教育手段的革新、教育評估的優化等方面,對提升教師的教學實效、增強學生主體性、優化教學環境等方面具有顯著效果。但在實踐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其一,教師的技術素養與先進技術的使用不匹配,思政教師由于缺乏相應技術背景,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更多停留于淺層,結合層次較低,甚至會被“冗余數據”“失真數據”等干擾教學思路或教學方法,最終導致教學效果較差。其二,由于學生會依據自身偏好選擇性地接受外部信息,大數據往往會“投其所好”,定向推送具有高度關聯的信息,導致學生所接受的知識局限在某一特定領域內,即“信息繭房”效應,影響思政教育的效果。與此同時,大數據推送碎片化特性明顯,這比較適合科普性或大眾化的知識,與思政教育嚴密的邏輯體系以及較為嚴肅的知識內容存在沖突,容易消解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其三,教學手段的過度“智能化”導致教學缺乏應有的“溫度”。人工智能的應用使得思政教育由傳統的“人-人”交互模式轉變為“人-機-人”的模式,隨之而來的是“主體獲得感”“教師權威”等亦直接轉交給了機器,弱化甚至消解了教育主體與客體之間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師的榜樣引領效果,甚至部分高校存在著將人工智能作為教學目的的傾向,圍繞學生、服務學生、關心學生演變成了圍繞機器、服務機器、關心機器,最終直接影響思政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效果。除上述主要問題以外,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倫理道德風險、數據安全風險以及忽視“邊緣人物”風險等也亟待解決。
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作為思政教育改革創新的必然趨勢,其所產生的內在風險并不是說該方式無效,而是需要考慮到思政教育的特性,針對性地提出優化路徑,讓人工智能更好服務于高校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立德樹人的效果。
一、提升思政教師的智能技術素養
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思政教育運用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是提升教學效果的必要途徑,而智能技術素養是人工智能時代思政課教師的關鍵素養。首先,針對教師與技術結合層次較低的現象,思政教師應積極主動跨領域學習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具備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和駕馭能力,重點了解智能教學平臺、大數據運行平臺等人工智能支撐系統的運行原理,以及它們作用于思政教育的內在機理,以便根據自身教學習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知識結構以及整體教學環境選擇適合的智能化工具或方式,提升教學效果。其次,學校層面需要大力開展以“智能技術”為主題的專項教學培訓,打造集場景體驗、技術咨詢與示范培訓于一體的智能化教學場景培訓基地,形成具有特色的思政教育智能技術支撐平臺,并將教師在該方面的培訓效果納入日??己伺c激勵體系中,提升教師的積極性。最后,要構建智能思政教育共同體,例如搭建教學資源共享庫、優秀教學案例學習庫以及建設“以新帶老、以老促新”的思政教師培養體系,全方位、多元化提升思政教師的智能技術素養。
二、建立教師把關的數據共享機制
人工智能的優勢在數據的智能處理,在于交流的快捷和資源的共享。在當今大學教育越來越大眾化的背景下,依靠人工智能技術來分析和處理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狀況將越來越普遍。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仍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不能消解教師的教育引導主體地位和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但人工智能的確能在很多方面實現對教學對象身心狀況的精準定位。由于學生人數眾多,身心發展涉及的數據日益復雜,主體更加多樣,人工智能的網絡性和系統性特點剛好可以發揮作用。把人工智能的自動化、迅捷化與教師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相結合,可以取得傳統教育教學手段所不能達到的效果。在規范、合法的前提下,人工智能驅動思政課教學乃至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搜集教學對象或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話語、文字和行為等信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分析、整理、追蹤等等,及時地、精準地呈現給教師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使教學和思政工作更有針對性。
但以上這些工作,要求學?;蚪逃块T和相關機構,加強平臺建設,建立對各類數據資源的有序共享機制。這些資源包括教學資源、線上線下的授課數據、學生學習行為數據、教評數據、師資綜合數據等等,對這些數據資源實現智能聯通,但要根據不同主體的角色定位,賦予不同層級共享、使用、加工和處理的權限。尤其是要堅持教師的主體地位,不能用自動化取代人的自主性,教師要對數據以及處理結果的可靠性充分把關,并且仍然要與學生直接接觸和交流,保持師生交流的“溫度”。
三、優化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供給
思政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主渠道,無論教師怎么施教,最終都要回歸到學生對教育內容的吸收與接納,這也意味著思政課教學內容既需要具備思想高度與理論深度,又需要具備現實熱度與實踐厚度。因此,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關鍵在于思政課教學內容的提質增效,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實現思政課內容與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度耦合,避免學生自主選擇偏差導致的“信息繭房”現象。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將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論轉化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場景、案例,例如借助VR等虛擬仿真技術,將紅軍長征、抗日戰爭等典型情景融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切身體會”特定的歷史場景、歷史人物及其背后隱藏的思政理論,通過增強“代入感”實現入腦入心,進而促進思政課對學生“三觀”的引領與塑造作用。另一方面,思政課教學不能僅停留于課本知識,更應該與社會熱點話題密切結合。思政教師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將社會熱點話題通過情景模擬等方式融入課堂教學,諸如中國“抗疫”的典型素材、國內外時政熱點話題等等,這既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更能夠增強思政課教學的生命力。
四、堅守以學生為本的根本價值取向
人工智能對思政課教師部分職能的取代,絕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完全依賴機器,特別是在思政教育這一關系到人的情感、倫理、道德等的領域,它改變的僅是教學方式,并未改變思政教育的核心即“以學生為本”。其一,教師要始終明確其自身在思政教育中的主體地位不變,人工智能僅是承擔輔助作用的工具。人工智能盡管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在學生互動、情感交流、答疑解惑、塑造正確“三觀”等方面的作用始終是無法取代人的。其二,教師要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技術優勢,善于總結分析其對學生各方面情況的數據反饋,高效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與學習狀況,特別是要積極矯正學生中存在的與主流價值觀相悖的言談舉止,教導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心態和高尚的人格品質。其三,教師在運用人工智能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內在的倫理、法律問題,在數據收集過程中尊重學生隱私,堅守底線思維,打造清朗的網絡教學空間。思政教師只有真正傾注和投入情感關懷,才能夠有效避免“只見技術不見人”“只認數據不認人”的情況,才能夠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立德樹人。
總體而言,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大勢所趨,并且已有較多的實踐探索,但其所衍生的問題亦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作為思政教師,既需要站在時代前沿,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融入思政教育,促進教育手段、教育方式的革新,更需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根本取向,為兩者融合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提出優化路徑和策略,進一步增強思政教育的說服力和凝聚力。